对于14支队伍的单淘汰赛编排,由于14不是2的幂(如16、8、4),无法直接平均分配,因此需要引入“轮空”(byes)机制。轮空是指部分队伍在第一轮不参赛,直接晋级第二轮。具体规则如下:
总队伍数为14,下一个大于14的2的幂是16,因此轮空数量为:16 14 = 2。第一轮:12支队伍参赛,进行6场比赛,产生6名胜者。第二轮:6名第一轮胜者 + 2名轮空队伍 = 8支队伍,进行4场比赛。第三轮(半决赛):4支队伍,进行2场比赛。第四轮(决赛):2支队伍,进行1场比赛,决出冠军。总比赛场数为13场(6 + 4 + 2 + 1),符合单淘汰赛规则(n支队伍需n-1场比赛)。
编排示例
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对阵表示例。假设队伍编号为1至14,轮空优先分配给种子队(如无种子,则随机分配)。本例中,指定队伍1和队伍2为轮空队伍(通常为高排名种子),以确保公平性(如队伍有排名,轮空应给头号种子和二号种子,并分属不同半区)。
对阵表:
1. 第一轮(6场比赛):12支队伍参赛,轮空队伍(1、2)不参赛。
比赛A:队伍3 vs 队伍4 → 胜者WA比赛B:队伍5 vs 队伍6 → 胜者WB比赛C:队伍7 vs 队伍8 → 胜者WC比赛D:队伍9 vs 队伍10 → 胜者WD比赛E:队伍11 vs 队伍12 → 胜者WE比赛F:队伍13 vs 队伍14 → 胜者WF2. 第二轮(4场比赛):6名第一轮胜者(WA、WB、WC、WD、WE、WF) + 2名轮空队伍(1、2)。
比赛G:队伍1 vs WA(比赛A胜者)比赛H:队伍2 vs WB(比赛B胜者)比赛I:WC(比赛C胜者) vs WD(比赛D胜者)比赛J:WE(比赛E胜者) vs WF(比赛F胜者)3. 半决赛(2场比赛):
比赛K:比赛G胜者 vs 比赛I胜者比赛L:比赛H胜者 vs 比赛J胜者4. 决赛(1场比赛):
比赛M:比赛K胜者 vs 比赛L胜者 → 冠军说明:
轮空分配:轮空位置应优先给种子队伍(如头号种子和二号种子),并确保他们分属不同半区(例如队伍1在上半区,队伍2在下半区),以减少强者早期相遇的风险。若无种子,可随机分配轮空。对阵结构:以上编排采用标准树状结构,确保半决赛和决赛的对阵公平:上半区:比赛G和比赛I的胜者路径。下半区:比赛H和比赛J的胜者路径。比赛轮次与队伍参赛情况:轮空队伍(如1、2):只参加第2、3、4轮(如晋级),最多打3场比赛。非轮空队伍:如从第一轮开始并晋级至决赛,最多打4场比赛(第一轮、第二轮、半决赛、决赛)。第一轮淘汰队伍:只打1场比赛。总览图(文本简化版):第一轮(6场):
A: 3v4 → WA
B: 5v6 → WB
C: 7v8 → WC
D: 9v10 → WD
E: 11v12 → WE
F: 13v14 → WF
轮空: 1, 2
第二轮(4场):
G: 1 vs WA
H: 2 vs WB
I: WC vs WD
J: WE vs WF
半决赛(2场):
K: G胜者 vs I胜者
ld乐动L: H胜者 vs J胜者
决赛(1场):
M: K胜者 vs L胜者 → 冠军
此编排确保所有队伍公平竞争,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队伍排名调整轮空和配对顺序。